出生在惠安崇武的钱卫峰从小就沉浸在家乡的石雕艺术的海洋中, 吸收了大量的营养, 为他进入这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雕刻行业。 后来, 他立志传承石雕技艺, 拜访业内前辈和名师, 学习石雕艺术。 他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不断探索、大胆创新, 形成了自己严谨、执着、精心打造、追求完美的创作风格。 这个词是大家对他的印象, 也是工匠精神让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创新, 创造出精彩。 钱伟峰在他的创作中看到了他的才华, 在他的创作中勤奋。 1996年, 钱伟峰正式开启了个人雕塑艺术之路。 在此期间, 他跟随多位技艺精湛的老艺人学习雕刻技艺, 不断掌握传统石雕的基本技巧、方法和方法, 提高了个人艺术创作水平。 2006年, 作为车间石雕设计组长, 不仅开发、设计、创造了石雕工艺品, 还负责生产管理, 使他不断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掌握新技术,

并且了解了新的信息, 让他个人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台湾设计理念的介入和影响, 让他更加深刻地领悟和欣赏台湾工艺设计的创新理念, 丰富了他的艺术创作风格。 同时, 他勤于创作, 为世界各地的雕塑艺术家雕刻、加工了许多传统和现代的石雕。 在与艺术家互动的过程中, 不少雕塑艺术家成为钱伟峰的良师益友。
        在与不同的文化、思想和观念进行了零距离接触后, 他以最直接的方式对现当代石雕创作的艺术风格和形式语言有了更多的收获。 向榜样学习和传承工匠精神 我理解的传承工匠精神就是向榜样学习, 以榜样为标准, 在反复的挑战中激发自己运用专业技能将工作做到极致。 钱卫峰说道。 钱伟峰说, 自己很幸运遇到了雕塑家张永健, 并担任了他的助手。
        2005年9月参加中国雕塑艺术节作品创作。
       张老师的作品表达了希望人们珍惜自然、保护环境、保护日益减少的水资源的愿望。
        在创作的过程中,

让当时的他明白, 艺术不全是真善美的表达。 优秀的作品不仅让人有一种视觉上的享受, 有时也让人敬畏! 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具有强大的社会批判力量。 2012年起参与红色主题石雕作品。 每次创作前, 他都会根据每个革命老区的特点, 查阅当地的革命背景和相关故事。 台阶上, 运用精湛的石雕工艺, 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风貌。 2015年创作大型石雕群《红军长征第一出发地》, 寓意长征创造了人类历史奇迹, 铸就了长征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精神 . 他说, 惠安石刻是上天赐给惠安人的珍贵的世界级遗产。是惠安在全国近3000个县区中脱颖而出, 成为历史文化名县的天然支柱。 因此, 珍惜、保护和传承这个世界品牌, 扩大其全球影响力, 是每一位惠安工匠的使命。 钱卫峰说, 自己常常有幸在崇武这片土地上长大, 石刻艺术的传承和海洋文明塑造的独特文化, 给了他丰富的创作基础。 他表示, 未来,

他将用自己的学习探索自己的学习方向,

用思想描述人生, 努力学习老一辈大师的创作经验, 传承创新 作品。 人物名片:崇武霞飞石业有限公司车间石雕设计负责人钱卫峰 2016年5月, 作品《竹林七贤》参加第十一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交易会暨 获得银奖; 2016年11月, 创作石雕作品《大地期盼》, 参加第二届福建建明杯工艺雕刻师(石雕)职业技能大赛, 获得第二名; 2017年被泉州市总工会授予泉州市工匠称号。 (早报记者赖晓玲/图)原标题:钱卫峰:用工匠精神赋予石雕生命的责任编辑:康彦园